|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登革热的表现主要有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出血倾向或休克。
1、发热期症状
发热期通常持续2-7天,患者突发39-40℃高热,伴随寒战、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表现。头痛多集中于前额或眼球后部,肌肉关节痛以腰背部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发热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多为充血性斑丘疹。
2、极期表现
极期多发生在病程第3-7天,体温下降时可能出现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女性患者可见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出现腹痛、持续呕吐、嗜睡等预警征象,提示可能进展为重症登革热。
3、皮疹特征
皮疹多在发热后3-6天出现,初期为针尖样出血点,随后发展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皮疹通常先出现在四肢远端,逐渐向心性扩散至躯干,压之褪色,可伴有瘙痒。部分患者可见手掌足底潮红,恢复期可能出现脱屑现象。
4、重症表现
重症登革热表现为血浆渗漏导致的休克或严重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第4-7天。患者出现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差减小等休克表现,或呕血、便血等严重出血。肝脏肿大超过2厘米、血小板快速下降至10万以下均为危险信号。
5、恢复期症状
恢复期通常持续1-2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食欲开始改善。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乏力等表现,皮疹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极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登革热后疲劳综合征,表现为持续数月的疲倦、抑郁等症状。
登革热流行季节应做好防蚊措施,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止蚊虫叮咬。出现持续高热伴皮疹时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居家护理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重症患者需住院监测血小板及血细胞比容。
植物炭疽病不会传染给人。植物炭疽病是由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植物健康,人类不会因接触患病植物而感染。
植物炭疽病的病原体为炭疽菌属真菌,与人类炭疽病的病原体炭疽杆菌属于完全不同的微生物类别,不存在交叉感染可能。
植物炭疽病通过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在植物间传播,缺乏感染哺乳动物的生物学机制。
人类皮肤和黏膜具有天然屏障功能,植物病原真菌无法突破人体免疫防御系统。
园艺工作者接触病株时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但属于物理刺激而非病原感染,建议佩戴手套作业。
处理患病植物后及时清洁皮肤即可,无须特殊防护措施,若出现持续皮肤不适可就医排查过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