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葡萄膜炎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保护视功能。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需根据病因、炎症部位及严重程度个体化选择。
糖皮质激素是葡萄膜炎治疗的核心药物,具有强效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局部用药适用于前葡萄膜炎,常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严重病例需全身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长期使用需监测眼压升高、白内障等副作用,后葡萄膜炎患者可能需要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
适用于激素抵抗或依赖的慢性葡萄膜炎,常用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联合小剂量激素。甲氨蝶呤片作为叶酸拮抗剂适用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葡萄膜炎,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硫唑嘌呤片对Behcet病效果显著,但可能引起骨髓抑制。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对难治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效果明确,尤其适用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病例。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用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继发的葡萄膜炎,需警惕输液反应和感染风险。
感染性葡萄膜炎需针对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病毒性如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需阿昔洛韦片,弓形虫性使用磺胺嘧啶片联合乙胺嘧啶片。细菌性眼内炎需万古霉素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注射液玻璃体内注射,真菌性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
散瞳剂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防止虹膜后粘连,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可能减缓视网膜损伤,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急性期需配戴墨镜减少畏光,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炎症复发。
葡萄膜炎患者应定期眼科随访,监测视力、眼压和眼底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戒烟限酒减少血管炎风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D和欧米伽3脂肪酸,感染性病例需彻底治疗原发病灶。突然出现眼痛、视力下降需立即就诊,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