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糖尿病高烧不退危险吗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糖尿病高烧不退危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患者高烧不退通常比较危险,可能提示严重感染或急性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糖尿病合并高烧不退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下降、感染扩散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脱水、意识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体内免疫功能容易受损,对细菌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当出现高烧不退时,往往提示感染已经比较严重,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等。高烧会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加速血糖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发热引起的出汗、食欲下降可能导致脱水,严重时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这类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补液、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抗感染等综合措施。

少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高烧不退可能与药物热、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非感染性因素有关。但无论何种原因,持续高烧都会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器官损害风险。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烧不退更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糖尿病患者出现高烧不退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和酮体,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建议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血常规、炎症指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发热原因。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糖和电解质,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平时应注意预防感染,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控制好血糖水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感染性休克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并发症可通过早期识别、积极抗感染、血流动力学支持、器官功能保护、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感染性休克通常由严重感染、免疫抑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早期识别: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及时进行血常规、血培养、炎症指标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尽早干预。 2、积极抗感染:感染性休克的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万古霉素1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亚胺培南500mg静脉注射,每6小时一次,疗程需根据病情调整。 3、血流动力学支持:感染性休克常伴随低血压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通过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常用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0.05-0.3μg/kg/min静脉注射、多巴胺5-20μg/kg/min静脉注射,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 4、器官功能保护:感染性休克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需采取保护措施。对于呼吸衰竭,可使用机械通气;对于肾功能不全,可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于肝功能损害,需避免肝毒性药物。 5、营养支持: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处于高代谢状态,需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营养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补充能量和蛋白质,维持氮平衡。 感染性休克并发症的护理需注重饮食和运动调节。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蔬菜粥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患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度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逐步恢复体力。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促进康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