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小儿咳嗽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饮食、拍背排痰、遵医嘱用药、雾化治疗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异物吸入、胃食管反流、哮喘等原因引起。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气道干燥刺激。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夜间可将浴室热水打开制造蒸汽环境,让孩子吸入湿润空气15分钟。对于因干燥空气诱发的无痰干咳效果显著。
1岁以上儿童可少量饮用温蜂蜜水(每日不超过15毫升),2岁以上可含服冰糖梨水。避免食用冷饮、甜腻食物及易过敏食材如海鲜、坚果。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帮助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
对于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家长需将孩子竖抱,手掌空心呈杯状,由背部从下往上轻拍,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最佳时机为餐前或餐后1小时,配合体位引流可促进痰液松动排出,适用于支气管炎等伴有痰液黏稠的情况。
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痰液黏稠建议氨溴索口服溶液。严禁自行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2岁以下儿童禁用右美沙芬类制剂。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对于喘息性咳嗽或哮喘急性发作,医生可能开具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吸入。家长需掌握正确的雾化器使用方法,治疗前后清洁面部,雾化时保持孩子坐立位,每次吸入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
家长应每日记录咳嗽频率、时段及伴随症状,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保持每日充足睡眠,6岁以上儿童可练习腹式呼吸训练。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咳嗽缓解后仍应继续观察1-2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