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 胃癌

胃癌手术后出现残胃炎要紧吗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胃癌手术后出现残胃炎要紧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禚洪庆
禚洪庆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胃癌手术后出现残胃炎需要引起重视,但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残胃炎可能与手术创伤、胃酸分泌异常、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胃癌术后残胃炎通常与胃部分切除后解剖结构改变有关。胃酸分泌减少或胆汁反流可能刺激残胃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胃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可观察到残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治疗上需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遵医嘱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或溃疡穿孔。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增加残胃癌变风险,需定期胃镜随访。术后吻合口狭窄或功能障碍可能加重炎症,此时需内镜下扩张或手术修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方案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

胃癌术后患者应保持规律随访,每6-12个月进行胃镜检查。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辛辣。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维持少食多餐的进食模式。出现持续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术后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底病变是胃癌吗

胃底病变不一定是胃癌,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底病变的性质需要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如果发现胃底病变,建议尽早就医,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1、胃炎:慢性胃炎是胃底病变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治疗上,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片1g,每日3次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来缓解症状。 2、胃溃疡:胃溃疡可能导致胃底黏膜损伤,表现为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上,需避免辛辣食物,服用抗酸药物如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和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120mg,每日4次,并定期复查胃镜。 3、胃息肉:胃息肉是胃黏膜上的良性增生,部分息肉可能发展为恶性。治疗上,小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大息肉或疑似恶性者需手术切除,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4、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可能损伤胃底黏膜,导致炎症或溃疡。治疗上,需避免高脂食物和咖啡因,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30mg,每日1次和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 5、胃癌:胃底病变中,部分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现。胃癌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炎、吸烟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体重下降、持续性腹痛等症状。治疗上,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晚期胃癌需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如长期胃炎患者、有胃癌家族史者,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底病变。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