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宝宝发烧3天断断续续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病毒感染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用温水擦拭宝宝腋窝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病毒感染可能伴随流涕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混悬液。
2、细菌感染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细菌感染可能引发扁桃体化脓,需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对乙酰氨基酚栓。
3、疫苗接种家长应记录疫苗名称和发热时间,少量多次喂温水。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通常无需特殊用药,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
4、中暑脱水家长需调整室温至26℃以下,更换透气衣物。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口渴尿少,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使用酒精擦浴。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嗜睡抽搐需立即就医,护理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饮用米汤或稀释果汁。
宝宝拉肚子可能伴随发烧,早期表现多为轻度腹泻,进展期可能出现发热,终末期可能引发脱水。腹泻伴发热通常由肠道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等症状。家长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药物。
2、饮食不当:饮食不当可能与食物不洁或过量进食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需调整饮食,避免生冷食物,少量多餐喂养。
3、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皮疹等症状。家长需观察过敏源,避免再次接触,必要时就医。
4、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可能与病毒传播有关,通常表现为水样便、发热等症状。家长需注意隔离,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补充水分。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症状,保持饮食清淡,及时补充水分,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