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蜈蚣咬了有毒吗

| 1人回答 | 93次阅读

问题描述:
蜈蚣咬了有毒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晓彦
王晓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蜈蚣咬伤通常有毒,但毒性强弱因蜈蚣种类和个体差异而不同。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极少数可能引发全身过敏反应或神经症状。

蜈蚣的毒液通过颚足注入人体,主要成分为组胺、溶血蛋白和神经毒素。被咬后局部可能出现1-3厘米的红色丘疹或水疱,伴随灼热感和刺痛,症状通常在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管炎或轻度发热,冷敷和局部消毒可帮助缓解不适。避免抓挠伤口,防止继发感染。

极少数情况下,毒液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或全身中毒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过敏体质者或被大型蜈蚣咬伤后风险较高。若出现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避免翻动石块可降低被咬概率。

被蜈蚣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局部冰敷减轻肿胀。观察24小时内的症状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全身反应时需紧急就医。日常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减少蜈蚣藏匿空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新生女婴得了疝气怎么办

新生女婴疝气可通过保守观察、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疝气通常由腹壁发育缺陷、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保守观察

体积较小的脐疝或腹股沟疝若无嵌顿表现,可暂不处理。家长需每日检查疝囊质地与颜色,记录突出频率,避免剧烈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多数脐疝在1-2岁前可能自愈。

2、手法复位

适用于可复性腹股沟疝突发嵌顿时。家长需让婴儿平卧并屈髋,用指腹轻柔推压疝囊底部向腹腔方向回纳。操作前需确认无呕吐、血便等肠梗阻表现,失败后需立即就医。

3、疝气带固定

特制腹带或脐疝贴可对脐部施加持续压力,适用于直径2厘米以下的脐疝。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尺寸,每日松解检查皮肤状况,避免压迫导致局部缺血或皮肤破损。

4、药物治疗

合并肠梗阻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便秘,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药物不能消除疝囊,仅作为辅助措施。

5、手术治疗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反复嵌顿的腹股沟疝,传统开放修补术多用于巨大脐疝。手术时机需根据疝环大小、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通常建议在6个月至1岁间进行。

家长应保持婴儿会阴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喂养时采取半直立位防呛咳。每日记录疝囊变化情况,若出现拒食、呕吐、疝囊发硬或颜色变暗需紧急就医。术后避免过早进行俯卧等增加腹压的姿势,定期复查腹壁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