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新生儿病毒感染脑炎多数情况下可以治愈,但具体预后与病毒类型、治疗时机、并发症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有病毒毒力、免疫状态、脑损伤程度、医疗干预及时性。
1、病毒毒力肠道病毒等低毒力病毒感染者预后较好,单纯疱疹病毒等高毒力病毒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需采用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
2、免疫状态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时病情较重。除抗病毒治疗外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输注免疫球蛋白提升免疫力。
3、脑损伤程度出现惊厥持续状态或脑脊液蛋白显著升高者提示脑实质损伤。需在抗病毒基础上联用甘露醇降颅压,苯巴比妥控制抽搐。
4、干预及时性发病72小时内接受规范治疗者预后显著改善。确诊后应立即使用阿昔洛韦等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并持续监测脑电图变化。
建议母乳喂养提供免疫保护,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随访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出现肌张力异常或喂养困难时需及时康复干预。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抗病毒治疗、皮肤护理和预防并发症。
1. 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2-3天,可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 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疼痛性小疱疹或溃疡,影响进食,可使用康复新液漱口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止痛,家长需准备流质饮食。
3. 手足皮疹手足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小水疱,伴有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家长需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感染。
4. 重症表现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需立即就医住院治疗。
患病期间保持患儿隔离,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恢复后仍要观察1周,幼儿园患儿需隔离2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