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太阳晒后皮肤瘙痒可能由紫外线过敏、日光性皮炎、汗液刺激或光敏性药物反应引起,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及避免日晒等方式缓解。
1、紫外线过敏皮肤对紫外线过度敏感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伴瘙痒。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口服氯雷他定片,严重时需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2、日光性皮炎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或免疫异常有关,典型症状为晒后数小时出现灼热感皮疹。可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服用西替利嗪片,必要时就医进行光疗。
3、汗液刺激汗液蒸发后盐分结晶刺激皮肤,常见于多汗体质人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后及时冲洗,可外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
4、光敏反应服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或使用含香精护肤品后暴晒可能诱发。停用可疑药物或化妆品,遵医嘱更换为阿司咪唑片等非光敏性抗过敏药物。
日常选择UPF50+防晒衣物,避免10-16点强光时段外出,晒后立即使用冷藏芦荟胶舒缓,持续瘙痒超过48小时需皮肤科就诊。
头上长疮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头上长疮通常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感染、外伤继发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消毒: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液清洗患处,保持头皮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刺激。适用于早期红肿未化脓的疮。
2、外用抗生素药膏: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控制局部细菌感染。伴随明显红肿热痛时使用。
3、口服抗生素:对于范围较大或伴有发热的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4、切开引流:形成明显脓肿时需要外科切开排脓,配合伤口换药。常见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波动感、脓液积聚。
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保持充足睡眠。若疮体持续增大或伴随高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