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预防流行性感冒可通过接种疫苗、保持手卫生、增强免疫力、佩戴口罩等方法实现,主要针对病毒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进行干预。
1、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概率。建议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优先接种。
2、保持手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流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免洗洗手液。流感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卫生能阻断病毒经眼口鼻黏膜侵入。
3、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感染,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和睡眠质量。
4、佩戴口罩在流感高发期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过滤飞沫中的病毒颗粒。咳嗽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减少病毒空气传播概率。
流行季节注意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发热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居家隔离并就医。
乙肝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乙肝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肝脏损伤、肝硬化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可抑制病毒复制,需长期用药并定期监测病毒载量。
2、免疫调节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病情进展,干扰素类药物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情,疗程通常为48周。
3、保肝治疗肝脏损伤时需使用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双环醇等改善肝功能,同时需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
4、手术治疗肝硬化晚期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术前需评估肝功能分级,术后需终身服用抗排斥药物并监测移植肝功能。
乙肝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