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吸氧的好处和副作用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吸氧的好处和副作用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吸氧能改善缺氧症状并辅助治疗疾病,但长期高浓度吸氧可能导致氧中毒或呼吸道损伤。吸氧主要用于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促进术后恢复等情况,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浓度和时间。

吸氧的核心益处在于提升血氧饱和度。当人体因肺部疾病、高原反应、心功能不全等出现缺氧时,吸氧可迅速缓解头晕、气促等症状。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低流量吸氧能延缓病情进展。手术麻醉后吸氧有助于排除残余麻醉气体,加速苏醒过程。一氧化碳中毒时,高浓度氧疗是抢救关键措施。早产儿在发育不完善时也需氧疗支持。

不当吸氧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持续吸入超过60%浓度的氧气48小时以上,可能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不张或呼吸窘迫。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对高氧敏感,可能诱发视网膜病变。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依赖高浓度氧会抑制呼吸中枢,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湿化不足的氧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干燥性气管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鼻导管压迫性溃疡或幽闭恐惧症。

使用氧气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将氧浓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选择鼻导管、面罩等合适给氧装置,保持湿化瓶水位充足。避免在明火附近使用氧气设备,定期更换消毒管路。如出现胸骨后疼痛、视觉变化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氧疗方案。日常可配合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切忌自行调节氧流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低压105mmHg严重吗

低压105mmHg属于高血压范畴,通常需要及时干预。高血压可能由遗传、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压力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视力模糊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具体干预措施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 2、肥胖问题: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等方式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管压力。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高盐调味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4、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下降,血压升高。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5、长期压力: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有助于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注重饮食调理,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多吃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牛奶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