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小儿发烧后便秘怎么办

| 1人回答 | 6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发烧后便秘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发烧后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腹部按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便秘通常由发热脱水、饮食结构改变、肠道菌群失衡、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泥,减少高蛋白难消化食物。家长需将辅食改为易吞咽的糊状,少量多餐喂养。

2、补充水分

发烧导致体液丢失是主因,家长需每2小时喂20-30毫升温水,可添加少量苹果汁刺激肠蠕动。母乳喂养需增加哺乳频次。

3、腹部按摩

以脐周顺时针画圈按摩,配合屈腿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家长需在餐后1小时进行,每次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次。

4、药物干预

可能与肠道功能紊乱、肛周疼痛抗拒排便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哭闹。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开塞露等药物。

持续3天未排便或出现呕吐、血便需立即就医,避免强行使用成人通便药物。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被子盖太热会发烧吗

小孩被子盖太热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但通常不会直接引起病理性发烧。体温异常主要与环境过热、散热不足、脱水、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环境过热:

过度保暖导致热量积聚,建议家长及时调节室温至22-24℃,选择透气棉质寝具,避免包裹过严。

2、散热不足:

婴幼儿汗腺发育不完善,家长需通过减少衣物、温水擦拭等方式帮助散热,观察是否有烦躁或面色潮红等过热表现。

3、脱水风险:

高温环境加速体液流失,家长需定时喂水或母乳,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时需警惕脱水热。

4、疾病诱发:

若体温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性疾病,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皮疹等症状,需就医排查。

保持儿童睡眠环境通风透气,出现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应及时测量体温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