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广基息肉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3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广基息肉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镛
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广基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广基息肉可能与慢性炎症、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便血、排便异常等症状。
1、内镜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治疗广基息肉的常用方法。EMR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通过注射生理盐水使息肉隆起后进行切除。ESD适用于较大或疑似癌变的息肉,通过逐层剥离黏膜层进行完整切除。
2、药物治疗: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的广基息肉,可采用药物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毫克、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日20毫克和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片,每日50毫克。
3、饮食调整: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减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燕麦、糙米、菠菜等实现。
4、定期复查:广基息肉患者需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监测息肉复发或癌变情况。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高风险患者可缩短至6-12个月。复查时需注意观察息肉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变化。
5、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可选择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保持BMI在18.5-24.9之间。
广基息肉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和息肉复发的风险。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新发或复发的息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息肉复发的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考虑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预防。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一岁小孩便秘怎么办

一岁小孩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按摩腹部、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治疗。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水分摄入不足、运动量少、肠道功能不成熟、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一岁小孩便秘可能与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有关。建议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苹果泥、胡萝卜泥、燕麦粥等。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避免过多摄入精细加工食品,如白面包、饼干等。 2、增加运动:运动量不足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缓。鼓励小孩多进行爬行、站立、行走等活动,促进肠道蠕动。家长可以陪伴小孩进行简单的游戏,如追逐、拍球等,增加活动量。 3、按摩腹部:腹部按摩能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家长可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按摩小孩的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引起不适。 4、补充水分:水分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大便干燥。确保小孩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可通过母乳、配方奶、温水等方式补充。天气炎热或活动量大时,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 5、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儿童专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溶液5ml/次,每日1-2次、开塞露每次1支等。药物治疗应在饮食和运动调整无效时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孩的排便习惯,及时调整饮食和活动量。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腹部按摩、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一岁小孩的便秘问题。同时,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过度焦虑,为小孩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排便环境。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