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儿童发热38.5℃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补液护理、观察病情等方式处理。发热通常由感染性因素、环境过热、免疫接种反应、脱水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建议家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30分钟复测体温。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或伴不适时,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退热栓剂。避免交替用药或超量使用,两次用药需间隔4-6小时。
3、补液护理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服温水、口服补液盐或母乳,观察排尿量和口腔湿润度。可适量给予苹果汁、米汤等流质,避免含糖饮料。
4、观察病情家长需记录发热曲线,关注是否出现皮疹、抽搐或精神萎靡。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40℃,应立即就医排查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体温正常后24小时内不建议返校。
小儿支原体肺炎反复可通过加强护理、规范用药、环境控制、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治疗不彻底、交叉感染、免疫力低下、耐药性产生等原因引起。
1、加强护理:家长需保持患儿每日饮水量充足,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夜间抬高床头30度可减少咳嗽发作。
2、规范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完成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全程治疗,家长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有无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3、环境控制: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病原体浓度。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4、免疫调节:在医生指导下可补充维生素AD制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合并免疫缺陷者需专科评估是否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
恢复期可适当食用百合银耳羹、山药粥等润肺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喘息,需及时复查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