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胶质瘤病理诊断需通过组织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分子检测等综合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分级、细胞形态、增殖活性及分子特征。病理报告需由神经病理专科医生解读,重点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分级、IDH突变状态、1p/19q共缺失等关键参数。
1、组织学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胶质瘤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细胞异型性较轻;3级出现明显核异型及活跃增殖;4级胶质母细胞瘤可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灶。
2、免疫组化检测
GFAP阳性可确认胶质来源,Ki-67指数反映增殖活性。IDH1 R132H抗体检测对预后判断至关重要,阳性提示预后较好。ATRX缺失与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相关,P53异常表达常见于弥漫性胶质瘤。
3、分子病理分析
1p/19q联合缺失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标志。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影响化疗敏感性,TERT启动子突变与预后相关。新一代测序可检测BRAF融合、H3K27M突变等特殊亚型标志物。
4、影像对照
病理诊断需结合MRI特征,如低级别胶质瘤多呈T2高信号且无强化,胶质母细胞瘤典型表现为环形强化伴周围水肿。灌注加权成像可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情况,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结果相互印证。
5、鉴别诊断
需与转移瘤、淋巴瘤、脱髓鞘假瘤等鉴别。转移瘤CK阳性而GFAP阴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D20阳性;假瘤可见大量泡沫细胞但无真性肿瘤细胞浸润。
确诊后应保存足够组织标本以备后续检测,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按医嘱完成放化疗疗程。
疱疹性咽峡炎发烧期间一般可以洗澡,但需避免水温过高或受凉。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疱疹、发热等症状,洗澡时保持适宜水温有助于物理降温。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发烧时洗澡需注意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略低于体温更佳。温水洗澡可通过蒸发散热帮助降低体温,同时清洁皮肤减少汗液刺激。洗澡时间建议控制在5-10分钟内,洗后立即擦干身体并穿上宽松棉质衣物。若患儿精神状态较好且无寒战表现,短时间洗澡不会加重病情,反而能缓解发热不适感。
部分特殊情况需暂缓洗澡,如体温超过39摄氏度伴明显畏寒、四肢冰凉等循环不良表现时,应先进行药物退热。合并严重咽痛拒食导致体力不支的患儿,或出现惊厥病史的婴幼儿,建议用温水擦拭代替盆浴。洗澡后若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皮肤清洁,但需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洗澡。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洗澡后的反应,及时补充水分,维持室内温度26-28摄氏度。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