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多数胆囊息肉无须摘除胆囊,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内镜切除、手术切除。
1、定期复查直径小于10毫米且无恶变倾向的息肉可每6-12个月超声监测,重点关注息肉增长速度及形态变化。
2、药物治疗胆固醇性息肉可尝试熊去氧胆酸胶囊、茴三硫片等利胆药物,可能与胆汁代谢异常有关,常伴随右上腹隐痛。
3、内镜切除带蒂息肉可通过ERCP联合SpyGlass系统行内镜下切除,适用于基底部狭窄且疑似癌前病变的病例。
4、手术切除直径超过15毫米或合并胆囊结石者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多表现为持续性胆绞痛。
日常需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避免过度饮酒,40岁以上患者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胆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节、规律运动、定期复查、药物管理四个方面,以降低症状发作风险。
1、饮食调节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及油腻饮食诱发胆绞痛。
2、规律运动保持每周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帮助维持正常体重,减少胆汁淤积概率。
3、定期复查每半年进行肝胆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大小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需及时就诊。
4、药物管理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等溶石药物,避免自行服用促排石中药导致胆管梗阻风险。
日常建议少量多餐,避免长时间空腹,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立即就医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