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血吸虫病一般需要治疗1-3个月,具体时间与感染程度、治疗方案、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血吸虫病的治疗周期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治疗以杀灭成虫为主,常用吡喹酮片等药物,疗程为1-2周。慢性期治疗需根据肝纤维化程度调整,轻度纤维化患者完成1个月规范用药后,多数症状可缓解。中度至重度纤维化患者需延长至2-3个月,部分合并门静脉高压或脾功能亢进者可能需配合手术干预。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粪便虫卵、肝功能及超声检查,疗效不佳时需调整用药方案。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每年筛查,疫水接触后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应就医排查。康复后仍须避免接触疫水,防止重复感染。
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铁剂改善贫血,避免饮酒及损肝药物。慢性期患者可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劳累。接触过疫水的人群若出现皮肤瘙痒、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