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乙肝大三阳通常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肝功能保护、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母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分娩时可能通过产道传染新生儿,建议孕期筛查乙肝表面抗原,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2、血液传播:输入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或血制品可能感染,需避免非法采供血,接触他人血液后立即清洗消毒,高危人群定期检测乙肝五项。
3、性接触传播:无防护性行为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建议使用避孕套,固定性伴侣,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需接种疫苗。
4、医源性感染:重复使用未灭菌医疗器械可能导致感染,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日常需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乙肝六项化验报告需重点关注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及乙肝病毒DNA定量,不同指标组合反映感染状态或免疫情况。
1、表面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度,阴性且表面抗体阳性则说明具有免疫力。
2、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数值越高保护力越强,疫苗接种成功者通常此项阳性。
3、e抗原: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阴性可能为低复制期或变异株感染,需结合DNA检测判断。
4、核心抗体:单独阳性可能提示既往感染,与表面抗原同时阳性说明现症感染,高滴度IgM抗体提示急性感染。
建议携带报告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医生会综合肝功能、超声等检查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日常避免饮酒和肝损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