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艾滋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典型进展期症状主要包括持续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真菌感染及严重消瘦,终末期可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1. 持续发热不明原因发热超过1个月,体温波动在38℃以上,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需结合HIV抗体检测排查。
2.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直径超过1厘米且持续3个月以上,可能伴盗汗症状。
3. 真菌感染口腔白斑(鹅口疮)反复发作,食管或肺部念珠菌感染频发,提示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4. 消耗综合征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伴慢性腹泻超过1个月,可能出现恶病质状态。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HIV抗体筛查,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日常需加强营养支持并避免生冷食物。
淋巴细胞比率高不一定是艾滋病,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 病毒感染:普通感冒、流感等常见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比率暂时性升高,通常伴随发热、咽痛等症状,可通过休息和对症治疗缓解。
2. 细菌感染:结核病、百日咳等细菌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增多,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源,同时监测血常规变化。
3. 药物反应:部分抗癫痫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能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4.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伴随淋巴细胞比例升高,需结合抗核抗体等特异性检查确诊,并接受免疫调节治疗。
艾滋病确诊需通过HIV抗体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单纯淋巴细胞比率升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建议出现持续异常时及时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