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得了膀胱癌不一定要切除膀胱,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分级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早期膀胱癌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等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中晚期可能需部分或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方案主要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化疗灌注、免疫治疗等。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早期患者。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肿瘤组织,保留膀胱功能。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如吡柔比星注射液、羟基喜树碱注射液预防复发,配合膀胱镜检查随访。该手术创伤小,但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2、膀胱部分切除术
针对肿瘤局限在膀胱某一区域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切除病变膀胱壁后缝合保留器官,术后可能需联合放疗或静脉化疗如注射用顺铂、注射用吉西他滨。可能出现尿频、尿失禁等并发症,需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适用于多发、复发或侵犯膀胱颈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完整切除膀胱及周围淋巴结,男性可能需切除前列腺,女性可能需切除子宫附件。术后通过回肠代膀胱术或尿流改道术重建排尿系统,需长期管理造口及预防泌尿系感染。
4、化疗灌注
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辅助治疗,将卡介苗注射液或表柔比星注射液直接灌注至膀胱杀灭残余癌细胞。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膀胱刺激症状、血尿等,治疗期间需增加饮水量,灌注后定期尿常规监测。
5、免疫治疗
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采用PD-1抑制剂如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排便情况及血常规指标。
膀胱癌患者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戒烟限酒避免致癌物刺激。选择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进食西蓝花、番茄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定期复查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及影像学检查,出现血尿、排尿疼痛等症状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膀胱功能锻炼或造口护理,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