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小儿心肌酶高如何治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心肌酶高如何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心肌酶高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心肌酶升高可能与心肌炎、心肌损伤、代谢异常、药物影响、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气促、心律失常等症状。

1、生活干预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限制高脂高盐摄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每日监测心率及症状变化,若出现面色苍白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2、营养支持

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联合维生素E软胶囊减轻氧化应激。存在低血钾时可口服氯化钾颗粒,但须严格监测电解质。母乳喂养婴儿应评估母亲饮食结构,必要时调整母体营养摄入。

3、抗感染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肌酶升高,可选用更昔洛韦分散片进行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时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疗程结束后需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

4、心肌保护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可用于重症心肌损伤的静脉治疗,配合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供血。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持续心电监护,定期复查心肌酶动态变化,警惕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5、病因治疗

代谢性疾病导致的心肌酶异常需纠正原发病,如甲基丙二酸血症需使用左卡尼汀口服溶液。药物因素引起者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解毒。遗传性心肌病患儿需长期随访管理。

患儿应保持每日10-12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哭闹或剧烈活动。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低强度活动如散步,但运动后心率不宜超过静息状态20%。饮食宜少量多餐,优先选择鱼肉、蒸蛋等优质蛋白,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若出现拒食、嗜睡或肢体浮肿等表现,家长需立即携患儿至儿科心血管专科复诊,复查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评估治疗效果。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六个月发烧39度怎么办

六个月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观察病情、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六个月发烧39度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疫苗接种、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婴儿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可以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热环境。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每次剂量为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或布洛芬混悬液每次剂量为5-10mg/kg,每6-8小时一次。切勿自行用药,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婴儿的体温变化,记录发烧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若发烧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4、调整饮食:确保婴儿摄入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适当增加喂水量。避免给予高糖或高盐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5、及时就医:若婴儿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皮肤发紫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婴儿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疾病发生。若发烧反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