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烫伤后预防疤痕形成的常用药物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硅酮凝胶、积雪苷霜软膏等,需根据烫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1、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适用于浅二度烫伤早期,能促进表皮细胞再生,减少疤痕形成。使用时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2、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已形成的增生性疤痕有软化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抑制疤痕过度增生。需在伤口愈合后使用。
3、硅酮凝胶通过水合作用抑制疤痕增生,适用于愈合后的烫伤创面。需持续使用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4、积雪苷霜软膏从中药积雪草提取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作用,对预防疤痕形成有一定效果。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浅表烫伤可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深二度以上烫伤需及时就医处理。恢复期避免阳光直射创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儿童发热通常不建议优先选择臀部肌肉注射治疗,发热处理方式主要有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评估。
1、物理降温:家长可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
2、口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儿童常用退热药物,家长需按医嘱选择合适剂型,注意用药间隔时间。
3、病情观察: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频率,记录发热持续时间,观察是否伴随皮疹、抽搐等其他症状。
4、就医评估: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