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儿童霰粒肿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霰粒肿通常由睑板腺分泌受阻、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1、热敷
早期霰粒肿可通过热敷促进腺体分泌物排出。使用40-45℃温热毛巾敷于患眼5-1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患儿需闭眼配合。若合并眼睑红肿需暂停热敷。
2、妥布霉素滴眼液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该药物适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睑缘炎,每日滴入结膜囊。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3、红霉素眼膏
夜间可配合使用红霉素眼膏控制炎症。该药物对多数革兰阳性菌有效,取适量涂于睑缘处。用药期间出现眼部刺痛或视力模糊需及时停用。不建议与氯霉素眼药水联用。
4、地塞米松注射液
较大霰粒肿可考虑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肉芽增生,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眼压升高,青光眼患儿慎用。每周注射不超过1次。
5、霰粒肿切除术
持续3个月未消退或影响视力时需手术切除。在局部麻醉下切开睑结膜刮除囊内容物,术后包扎24小时。家长需防止患儿揉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复发概率与腺体功能状态相关。
日常需保持患儿眼睑清洁,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睑缘分泌物。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适量食用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每阅读20分钟应远眺休息。若霰粒肿反复发作或伴随眼睑红肿疼痛,建议及时至眼科排查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