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两年前做过宫颈癌筛查仍有可能得宫颈癌,但概率较低。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持续感染、筛查间隔时间、免疫力状态、既往病变史等因素相关。
1、HPV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病因,即使筛查结果正常,若未清除病毒仍可能进展为癌变。建议定期复查HPV检测,必要时进行阴道镜评估。
2、筛查间隔时间常规筛查建议每3-5年一次,两年间隔可能漏检新发病变。细胞学检查存在一定假阴性率,需结合HPV联合筛查提高准确性。
3、免疫力下降艾滋病患者、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群体更易发生癌变。这类人群需缩短筛查周期,必要时每6-12个月随访。
4、既往病变史曾有CIN2/3级病变者复发风险较高,即使治疗后也应严格随访。此类患者建议至少每年进行TCT+HPV联合筛查。
保持规律筛查习惯,接种HPV疫苗,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风险行为,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及时就诊。
非月经期阴道出血可能由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明确诊断。
1、排卵期出血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表现为点滴出血,通常持续2-3天,无须特殊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即可。
2、内分泌失调压力过大或作息紊乱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周期异常,可表现为非经期出血,建议调整作息并监测基础体温,必要时进行激素检查。
3、宫颈病变宫颈炎或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常伴有分泌物增多,需通过妇科检查及TCT筛查确诊,药物可选用保妇康栓、干扰素栓或抗宫炎片。
4、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引起不规则出血,超声检查可确诊,较小息肉可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理,较大息肉需宫腔镜切除。
建议记录出血时间与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穿着棉质透气内裤,若出血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腹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