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念珠菌感染尿布皮炎可能由尿布区域潮湿、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膏、口服抗真菌药物、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治疗。
1、尿布区域潮湿婴幼儿长时间穿戴尿布导致局部闷热潮湿,为念珠菌繁殖创造条件。家长需及时更换尿布并用温水清洗臀部,清洁后完全晾干再穿戴新尿布。
2、皮肤屏障受损尿布摩擦或排泄物刺激导致皮肤破损,念珠菌易通过受损皮肤侵入。建议家长选择柔软透气的尿布,排便后立即用护臀霜隔离刺激。
3、免疫力低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表现为红斑基础上出现卫星状脓疱,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软膏、克霉唑乳膏、咪康唑散剂。
4、糖尿病诱发患儿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糖分升高促进念珠菌生长。需监测血糖水平,同时配合使用氟康唑口服溶液、硝酸咪康唑栓剂等抗真菌药物。
日常需选择吸水性好的尿布,每次清洁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若72小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
乳腺BI-RADS 3类多数情况属于良性病变,恶性概率较低,但仍需定期随访观察。BI-RADS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肿块形态、边缘特征、钙化类型、血流信号等因素。
1、良性特征:BI-RADS 3类病变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肿块、单纯囊肿或纤维腺瘤,恶性概率小于2%,建议6个月后复查超声或乳腺X线摄影。
2、随访要求:需在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影像学复查,若连续2年无变化可降级为BI-RADS 2类,期间出现增大或形态改变需升级检查。
日常保持规律乳腺自查,避免高雌激素食物摄入,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专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