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无汗等症状。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类。
1、高热
体温迅速升高至40摄氏度以上是热射病的核心特征。患者皮肤触感灼热干燥,常伴有面部潮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散热机制失效。高热状态下可能出现全身肌肉抽搐或震颤,部分患者伴随恶心呕吐。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袋冷敷大动脉处。
2、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谵妄、嗜睡或昏迷。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言语混乱,继而发展为反应迟钝。约半数患者出现癫痫样发作,脑水肿可导致瞳孔异常。这种情况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可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3、无汗
皮肤干燥无汗是典型体征,因汗腺功能衰竭所致。患者虽处于高温环境但停止排汗,常伴有皮肤发烫发红。检查可见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完全干燥。此时需快速转移到阴凉环境,配合使用氯丙嗪注射液控制体温。
4、循环衰竭
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高温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严重时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体格检查可见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需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维持循环。
5、多器官损伤
肝功能异常出现最早,表现为黄疸和转氨酶升高。肾功能损害可见少尿或无尿,肌酐水平上升。横纹肌溶解会导致酱油色尿,实验室检查显示肌酸激酶显著增高。这种情况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器官功能。
发现疑似热射病患者应立即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凉水擦拭身体并持续监测体温。避免使用退热药物,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料,但昏迷患者禁止经口喂水。所有热射病患者均需紧急送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脑损伤或死亡。恢复期应保持环境温度25摄氏度左右,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