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出血

脑出血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出血一般是什么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琳静
崔琳静 淮北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出血可能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压、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硬化、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建议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25mg每日一次。
2、脑血管畸形: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血管壁薄弱,易破裂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畸形血管或介入栓塞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开颅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3、动脉瘤:脑血管壁局部膨出形成动脉瘤,压力过高时可能破裂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开颅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4、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治疗方法包括输注血小板、使用凝血因子或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300单位静脉注射。
5、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治疗方法包括止血、降低颅内压、必要时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
脑出血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如橙子、香蕉。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水肿怎么消肿

脑出血水肿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节、体位管理等方式消肿。脑出血水肿通常由脑出血后血管损伤、炎症反应、脑组织缺氧、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脑出血水肿的治疗中,药物是常用手段。甘露醇注射液通过静脉注射,每6小时一次,每次125-250毫升,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呋塞米片口服,每日1-2次,每次20-40毫克,能促进水分排出。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日1-2次,每次5-10毫克,可减轻炎症反应。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脑出血水肿,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去骨瓣减压术通过移除部分颅骨,为肿胀的脑组织提供空间。脑室引流术将导管插入脑室,引流多余的脑脊液,降低颅内压。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脑出血水肿的康复中起辅助作用。冰袋冷敷可减轻局部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 4、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脑出血水肿。低盐饮食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5克,可减少水分潴留。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豆制品,每日摄入量约1.5-2克/公斤体重,有助于组织修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每日摄入量不少于100毫克,可增强血管弹性。 5、体位管理:正确的体位对减轻脑出血水肿很重要。侧卧位可防止舌根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避免长时间平卧,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脑出血水肿患者的日常护理需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饮食上应保持低盐、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结构,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量约1.5-2克/公斤体重,维生素C摄入量不少于100毫克。运动方面,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逐步增加活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