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黑便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因素、胃酸分泌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
建议家长给予患儿少量多餐的软质食物,避免辛辣、过酸或油炸食品。可适量食用南瓜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减少胃黏膜刺激。若患儿出现进食后疼痛加重,需暂停固体食物,改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三联疗法,如阿莫西林颗粒联合克拉霉素片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酸过多可遵医嘱使用雷尼替丁口服溶液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家长需严格记录服药时间。
对于活动性出血溃疡,可在胃镜下进行止血夹闭或肾上腺素注射。内镜治疗创伤小,但需全身麻醉,术前家长需配合禁食6小时。术后24小时内监测患儿有无呕血、腹痛加剧等并发症。
穿孔或顽固性出血患儿可能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需留置胃管1-3天。家长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发热、引流液异常等情况。恢复期需逐步过渡从流食到普食。
长期腹痛可能导致患儿焦虑,家长可通过游戏分散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疼痛。学龄期儿童因饮食限制易产生抵触情绪,建议用趣味餐盘摆放食物,必要时寻求儿童心理医师指导。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大便颜色及腹痛频率,治疗期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药物。恢复期每日保证1小时温和活动如散步,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以减少夜间胃酸反流。若体重持续不增或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应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