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胃溃疡

小儿胃溃疡症状及治疗

|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胃溃疡症状及治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胃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黑便等症状,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溃疡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因素、胃酸分泌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建议家长给予患儿少量多餐的软质食物,避免辛辣、过酸或油炸食品。可适量食用南瓜粥、山药泥等易消化食物,减少胃黏膜刺激。若患儿出现进食后疼痛加重,需暂停固体食物,改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三联疗法,如阿莫西林颗粒联合克拉霉素片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胃酸过多可遵医嘱使用雷尼替丁口服溶液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家长需严格记录服药时间。

3、内镜治疗

对于活动性出血溃疡,可在胃镜下进行止血夹闭或肾上腺素注射。内镜治疗创伤小,但需全身麻醉,术前家长需配合禁食6小时。术后24小时内监测患儿有无呕血、腹痛加剧等并发症。

4、手术治疗

穿孔或顽固性出血患儿可能需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需留置胃管1-3天。家长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发热、引流液异常等情况。恢复期需逐步过渡从流食到普食。

5、心理疏导

长期腹痛可能导致患儿焦虑,家长可通过游戏分散注意力,避免过度关注疼痛。学龄期儿童因饮食限制易产生抵触情绪,建议用趣味餐盘摆放食物,必要时寻求儿童心理医师指导。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大便颜色及腹痛频率,治疗期间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胃黏膜药物。恢复期每日保证1小时温和活动如散步,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以减少夜间胃酸反流。若体重持续不增或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应立即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哪些情况要警惕胃溃疡癌变的可能

胃溃疡癌变的风险因素包括长期未治愈的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萎缩等,治疗需通过药物、手术及生活调整多管齐下。胃溃疡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结合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生活方式上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烟酒。胃溃疡癌变的高危因素包括长期未治愈的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萎缩以及家族胃癌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感染会损伤胃黏膜,增加癌变风险。胃黏膜萎缩是胃黏膜细胞逐渐减少的状态,可能发展为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家族胃癌史也提示遗传因素在胃溃疡癌变中的作用,有家族史的患者需更加警惕。治疗胃溃疡癌变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药物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铋剂,可保护胃黏膜,减少损伤。对于高危患者或已发生癌变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选择,常见术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和良好作息。定期胃镜检查是监测胃溃疡状态的重要手段,建议高危患者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及时发现癌变迹象。胃溃疡癌变虽然风险较高,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降低癌变概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确保胃部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