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做完肾癌手术后背疼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做完肾癌手术后背疼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肾癌手术后后背疼可能与手术创伤、神经牵拉、术后感染、肌肉痉挛或肿瘤复发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镇痛治疗、抗感染处理、物理康复等方式缓解。

1、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对背部肌肉或肋间神经的牵拉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表现为钝痛或刺痛。术后早期可通过局部冰敷减轻肿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反应。卧床时建议采用侧卧位减轻切口张力。

2、神经牵拉

术中分离肾脏时可能刺激肋下神经或髂腹下神经,导致放射性疼痛。症状多为烧灼感或电击样痛,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改善神经功能。

3、术后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引发腰背部持续性胀痛,伴随发热或切口渗液。需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确诊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换药。

4、肌肉痉挛

术后长期保持固定体位可能导致竖脊肌痉挛,表现为突发性剧痛伴活动受限。可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配合康复师指导的背部拉伸训练。

5、肿瘤复发

若疼痛持续加重且夜间显著,需排查肿瘤骨转移可能。通过骨扫描或PET-CT检查,确认转移后可选择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破坏,或进行局部放疗。早期发现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术后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身体,睡眠时使用记忆棉腰垫支撑脊柱。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如疼痛超过两周未缓解或出现血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腹部CT和肿瘤标志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么判断癌症是否转移

癌症是否转移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临床症状观察以及全身评估等方式判断。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可发现转移病灶;血液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AFP等升高可能提示转移;病理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临床症状如骨痛、黄疸、呼吸困难等可能与转移相关;全身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多学科会诊。 1、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可清晰显示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位置、大小及形态特征。例如,CT常用于肺部、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筛查,MRI对脑部、脊髓等软组织分辨率高,PET-CT可评估全身代谢情况,发现早期转移。 2、血液肿瘤标志物:血液中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与癌症转移相关。例如,CEA常用于结直肠癌转移监测,CA125与卵巢癌转移相关,AFP升高提示肝癌转移可能。但标志物升高并非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癌症转移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转移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及转移性质。例如,淋巴结活检可判断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肝穿刺活检可确诊肝转移。 4、临床症状观察:癌症转移至不同部位可能引发相应症状。例如,骨转移可能导致骨痛、病理性骨折,肝转移可能引起黄疸、腹水,脑转移可能导致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转移。 5、全身评估:全身评估包括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多学科会诊。通过了解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家族史等,结合体格检查发现的异常体征,组织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可全面评估癌症转移风险。 癌症转移的判断需综合影像学、血液学、病理学及临床症状等多方面信息。日常护理中,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转移风险。定期复查及随访是监测转移的重要手段,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转移病灶。心理支持对癌症患者尤为重要,家人和社会的关爱有助于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