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拔牙后一般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拔牙后一般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拔牙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轻微出血、张口受限和低热等症状。这些症状多数属于术后正常反应,通常1-3天逐渐缓解。

1、疼痛

术后创口周围出现钝痛或跳痛是常见现象,与牙槽窝内血凝块形成及局部组织损伤有关。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疼痛可能更明显。若疼痛持续加重或放射至耳颞部,需警惕干槽症可能。

2、肿胀

面部软组织肿胀多发生在术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常伴随皮肤紧绷感。肿胀范围与手术创伤程度相关,复杂拔牙或骨凿操作后更显著。冷敷可帮助减轻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

3、轻微出血

创口渗血通常表现为唾液带血丝,持续1-2小时属正常现象。咬紧无菌棉球可促进止血,但过度漱口或吮吸动作可能破坏血凝块。若出现活动性出血或血块脱落,需要及时处理。

4、张口受限

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的反射性痉挛会导致张口困难,多见于下颌后牙区拔牙。通常2-3天逐渐恢复,温热敷配合轻柔张口训练有助于改善。长期不缓解需排除关节损伤或感染。

5、低热

术后37.5-38℃的体温升高是机体应激反应,多与组织分解产物吸收有关。应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寒战,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要干预。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和剧烈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减少对创面刺激。术后3天内禁止吸烟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含漱。若出现剧烈疼痛不缓解、肿胀持续扩大、发热超过39℃或大量鲜红色出血,应立即复诊检查。正常愈合过程中,血凝块会逐渐被肉芽组织替代,1-2周后创面基本上皮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牙周炎能吃牙痛宁吗

牙周炎可通过牙痛宁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结合专业治疗。牙周炎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堆积、牙龈感染等因素引起,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 1、口腔卫生:日常刷牙不彻底或使用不合适的牙刷可能导致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发炎。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天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2、牙菌斑堆积:牙菌斑长期堆积会形成牙石,进一步刺激牙龈。定期洗牙可有效清除牙石,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 3、牙龈感染:细菌感染是牙周炎的直接原因,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痛宁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可缓解疼痛,但需结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一次0.2g,一日3次治疗感染。 4、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会加重牙周炎症状。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有助于改善牙龈健康。 5、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可能增加牙周炎风险。控制基础疾病、定期检查口腔健康是预防牙周炎的重要措施。 牙周炎患者应注重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避免过硬或过烫的食物刺激牙龈。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口腔健康恢复。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止痛药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