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药物流产需注意适应症确认、用药规范、出血监测和术后护理,主要风险包括不完全流产、感染和内分泌紊乱。
1、适应症确认妊娠49天内且经B超确诊为宫内孕者可考虑药物流产,禁忌症包括宫外孕、哮喘、肾上腺疾病等,须由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
2、用药规范严格遵医嘱分次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痛,用药后需在医院观察6小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出血监测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通常持续1-3周,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3周,可能提示不完全流产,需立即就医清宫。
4、术后护理流产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后复查超声,可选择短效避孕药帮助内膜修复,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
术后建议每日温水清洗会阴,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出现发热或剧烈腹痛需急诊处理。
孕40周先兆性流产可能由胎盘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感染、宫颈机能不全等原因引起,需立即就医干预。
1、胎盘功能异常胎盘早剥或老化可能导致胎儿供氧不足,表现为阴道出血伴腹痛,需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必要时紧急剖宫产。
2、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可引发胎盘灌注不足,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需静脉注射硫酸镁解痉并提前终止妊娠。
3、宫内感染B族链球菌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可刺激宫缩,伴随发热及分泌物异味,需使用抗生素并监测感染指标。
4、宫颈机能不全宫颈口过早扩张导致胎膜膨出,典型表现为无痛性宫口开大,需紧急宫颈环扎术或抑制宫缩治疗。
孕晚期出现规律宫缩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