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产后怎么样才有奶水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产后怎么样才有奶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高珊
高珊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产后促进奶水分泌可通过频繁哺乳、均衡饮食、充分休息、情绪调节、适当按摩等方式实现。乳汁分泌主要与泌乳素水平、乳腺通畅度、营养摄入等因素相关。

1、频繁哺乳

新生儿吸吮能刺激乳头神经末梢,促使脑垂体释放泌乳素和催产素。建议每天哺乳8-12次,每次单侧乳房吸吮15-20分钟,夜间也需保持哺乳。若婴儿吸吮力不足,可使用医用级吸奶器模拟吸吮刺激,选择双侧电动吸奶器效果更佳。

2、均衡饮食

每日需额外摄入500大卡热量,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禽蛋、豆制品,增加汤水类食物如鲫鱼豆腐汤、花生猪蹄汤。可适量食用通草、王不留行等药食同源食材,避免摄入麦芽、韭菜等可能抑制泌乳的食物。哺乳期妇女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2.5升。

3、充分休息

睡眠不足会抑制催乳素分泌,每天应保证累计7-8小时睡眠。可采用与婴儿同步休息的方式,哺乳后交由家人照料婴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卧位时选择侧卧姿势有助于乳腺血液循环。

4、情绪调节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抑制催产素分泌。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责任,避免对产妇哺乳能力过度关注造成心理负担。

5、适当按摩

哺乳前用温毛巾热敷乳房3-5分钟,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环形按摩。出现硬块时可用拇指指腹从阻塞处向乳头方向轻柔推压,配合橄榄油润滑。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乳腺组织损伤,按摩后立即哺乳效果最佳。

产后初期泌乳量少属正常现象,多数产妇在产后3-5天迎来泌乳高峰。哺乳期间应穿着无钢圈哺乳文胸,避免乳房受压。若出现持续乳汁不足伴乳房胀痛、发热等症状,需排除乳腺炎等病理情况。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禁用含雌激素类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愉悦心情对维持乳汁分泌至关重要,可定期进行乳腺疏通护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宫腔积液怎么治疗彻底

宫腔积液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彻底治疗。宫腔积液通常由感染、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肿瘤等原因引起。 1、感染治疗:宫腔积液可能与细菌、病毒等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感染性宫腔积液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三次,疗程7-10天。同时可配合中药调理,如桂枝茯苓丸6g口服每日两次。 2、内分泌调节: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宫腔积液可通过激素治疗改善。常用药物包括黄体酮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一次,雌二醇片2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3个月。同时需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3、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等引起的宫腔积液需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需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复发,如补佳乐2mg口服每日一次,黄体酮胶囊100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3个月。 4、肿瘤治疗:肿瘤引起的宫腔积液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治疗方案。良性肿瘤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恶性肿瘤需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175mg/m2静脉滴注,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共6个周期。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宫腔积液多与气滞血瘀、脾虚湿盛有关。可使用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中药调理,如当归芍药散6g口服每日两次,补中益气丸6g口服每日两次。同时可配合艾灸、针灸等疗法,选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 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生冷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盆浴。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