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小孩气管炎可通过生活护理、雾化治疗、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家长需让孩子多喝温水,帮助稀释痰液,同时避免接触冷空气和二手烟。
2、雾化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溶液等药物可通过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家长需遵医嘱掌握正确雾化操作,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心悸或震颤等不良反应。
3、口服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细菌感染,氨溴索口服溶液有助于化痰。家长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
4、静脉输液严重病例需住院给予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等静脉抗生素。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记录体温变化和呼吸频率,警惕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量食用雪梨、白萝卜等润肺食材,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咳嗽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或高热不退应立即复诊。
小孩38.5℃属于中等程度发热,体温超过38℃但未达39℃通常定义为中等热,主要与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反应、非感染性疾病等有关。
1、感染性因素病毒或细菌感染是儿童发热最常见原因,如流感、疱疹性咽峡炎等,家长需观察是否伴随咳嗽、皮疹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药物。
2、环境因素穿衣过多、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家长需调节室温至24-26℃,减少衣物包裹,通过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处理,无须使用退热药物。
3、免疫反应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家长需保持孩子多饮水,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需就医。
4、非感染性疾病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引起反复发热,通常伴随关节肿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建议家长每4小时监测体温,保持清淡饮食与充足水分,体温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