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红眼病痊愈后需要对家中物品进行针对性消毒处理,主要方法有煮沸消毒、含氯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照射、高温蒸汽处理、专用消毒剂喷洒等。
1、煮沸消毒
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枕巾等棉织品可通过煮沸消毒。将物品完全浸没于100℃沸水中持续15分钟以上,可有效杀灭腺病毒等病原体。消毒后需单独清洗晾晒,避免交叉污染。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织物类物品消毒。
2、含氯消毒液擦拭
配置有效氯含量500毫克每升的含氯消毒液,对门把手、桌面、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用干布擦干。
3、紫外线照射
使用波长253.7纳米的紫外线灯对房间空气和物体表面照射30分钟以上,照射时人员需离开现场。紫外线可破坏病毒核酸结构,特别适用于手机、遥控器等不耐湿物品的消毒。注意紫外线无法穿透物体,需确保照射面无遮挡。
4、高温蒸汽处理
采用100℃以上高温蒸汽对沙发、床垫等不宜水洗的大件物品进行处理,蒸汽需持续作用10分钟以上。高温蒸汽能渗透纤维内部杀灭病原体,处理时需缓慢移动喷头确保各部位受热均匀。消毒后开窗通风加速物品干燥。
5、专用消毒剂喷洒
选择标注可灭活肠道病毒、腺病毒的复合季铵盐类消毒剂,按说明书比例稀释后对地面、墙壁进行喷洒。喷洒后保持表面湿润15分钟,重点处理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消毒剂需现配现用,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有效成分分解。
红眼病病毒在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建议患者在症状完全消失后持续做好个人用品消毒1周。日常注意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毛巾等个人物品单独存放。家庭成员不共用眼药水、化妆品等可能接触眼部的物品,保持居室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若家中多人出现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