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2次阅读
紫癜患者通常需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免疫学检查、骨髓穿刺等项目。紫癜可能与血小板减少、血管异常、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选择针对性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可评估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过敏性紫癜可能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检查结果异常时需进一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因素。
2、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测可判断凝血机制是否异常。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或获得性抗凝物质异常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性紫癜,此类患者常伴有出血时间延长。
3、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肾型紫癜的早期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患者可能出现尿蛋白阳性、镜下血尿等改变,提示紫癜性肾炎可能。严重者可进展为肾功能不全。
4、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等检测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继发的紫癜常伴随抗dsDNA抗体阳性,冷球蛋白血症相关紫癜可出现冷球蛋白检测阳性。
5、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检查适用于血小板持续降低的患者。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可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异常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紫癜患者检查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观察皮肤瘀斑变化情况。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过硬或过热饮食刺激消化道。血小板显著降低者需卧床休息,出现头痛、呕血等严重症状时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