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1次阅读
儿童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规范用药、监测肺功能、应急处理等方式控制。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环境污染、运动诱发等原因引起。
1、避免过敏原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易诱发哮喘发作,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除螨仪,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发病与气道高反应性有关,表现为喘息、胸闷。
2、规范用药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控制期推荐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药物通过舒张支气管或抗炎作用缓解症状。
3、监测肺功能家长需定期带孩子进行峰流速仪检测,记录昼夜变异率。肺功能下降可能与气道重塑有关,伴随咳嗽加重、活动耐力降低。
4、应急处理发作时保持坐位并使用急救药物,若唇周发绀或药物无效需立即就医。严重发作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甚至呼吸衰竭。
保持家居环境清洁通风,鼓励孩子适量游泳等有氧运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喘憋性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氧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性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家长需帮助患儿多饮水并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症状。
2、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过敏或气道痉挛可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3、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家长需观察患儿口唇颜色及呼吸频率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
4、机械通气严重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该情况多与腺病毒感染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有关,表现为三凹征、呻吟样呼吸等症状。
患病期间家长需记录患儿体温、呼吸及进食情况,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接触冷空气及过敏原,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