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急诊科

小时候高热惊厥转成癫痫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时候高热惊厥转成癫痫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时候经历高热惊厥而发展成癫痫,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高热惊厥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异常放电,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从而发展成癫痫。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电解质紊乱、脑部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
1、高热惊厥:通常,高热惊厥并不会直接转变为癫痫。然而,如果在高热惊厥时大脑皮层发育尚未成熟,可能引发异常放电。特别是当高热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时,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增加癫痫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地西泮片或苯巴比妥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帮助控制症状。
2、电解质紊乱:高热可能导致机体脱水,从而引发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失衡可能会诱发高热惊厥,并进一步发展为癫痫。对于这种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以纠正电解质失衡。
3、脑部损伤:高热惊厥可能导致脑部神经元受损,进而引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如果确认有脑损伤,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或奥卡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稳定神经活动。
4、遗传因素:癫痫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癫痫史,子女发生癫痫的风险可能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卡马西平片或苯妥英钠片等药物,以帮助控制病情。
在出现高热惊厥时,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是非常重要的,以免造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并适当休息,对缓解症状也有帮助。及时就医和科学的治疗是应对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关键。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提供帮助,并提醒大家关注孩子的健康,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高热惊厥典型表现

小儿高热惊厥典型表现主要有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通常由体温急剧升高引发,可能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有关。

1、意识丧失

患儿突发意识丧失是典型首发症状,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发作时脑电图可显示异常放电,但多数与癫痫无关。家长需立即让患儿侧卧防止窒息,清理口腔分泌物,记录发作持续时间。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就医排除脑炎等严重疾病。

2、四肢抽搐

表现为四肢节律性抽动或强直,多呈对称性发作。抽搐时肌张力增高,可能伴随大小便失禁。发作后患儿常进入嗜睡状态。家长切忌强行按压肢体,应移开周围危险物品。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可能需要地西泮注射液等药物干预。

3、双眼上翻

眼球固定向上凝视或左右摆动是特征性表现,可能伴随瞳孔散大。该症状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通常持续数秒至2分钟。发作结束后患儿眼神逐渐恢复正常。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眼球震颤等后遗症状。

4、牙关紧闭

咀嚼肌强直收缩导致牙关紧咬,可能造成舌部咬伤。不可强行撬开患儿口腔,应在抽搐停止后检查口腔损伤情况。发作后可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适用于呕吐患儿。反复发作需排查低钙血症等代谢性疾病。

5、口吐白沫

唾液分泌增多混合气体形成口腔泡沫,多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发作时需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误吸。伴随紫绀时应立即吸氧。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初期可预防性使用咪达唑仑鼻喷剂。

患儿发作后应保持环境安静,衣着宽松利于散热。发热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疫苗接种后密切观察72小时,有惊厥史患儿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医生。建议家长学习急救措施,家中常备退热药物和惊厥急救药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