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纤维蛋白低是癌症吗?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纤维蛋白低是癌症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健鹏
陈健鹏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纤维蛋白低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纤维蛋白低可能与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营养不良、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减少或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确诊需通过基因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查,治疗上需根据出血风险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

2、严重肝病

肝脏是合成纤维蛋白原的主要器官,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时,肝脏合成功能下降会导致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患者常伴有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肝病,必要时可补充纤维蛋白原或新鲜冰冻血浆。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由于凝血系统过度激活消耗大量纤维蛋白原,导致其水平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广泛出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见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产科急症等情况。治疗需积极处理原发病,同时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4、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会影响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导致其水平降低。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饥饿、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后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可逐渐恢复,必要时可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5、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溶栓药物、抗凝药物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纤维蛋白原水平暂时性下降。常见的溶栓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等,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停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可自行恢复,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发现纤维蛋白低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造成外伤的活动,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使用药物或保健品调节纤维蛋白原水平。如有异常出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乳腺癌筛查需要做什么检查会不会痛

乳腺癌筛查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常见检查方式主要有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乳腺触诊、乳腺穿刺活检等。

1、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利用高频声波成像,无辐射且无创,检查时需在乳房表面涂抹耦合剂,探头滑动可能产生轻微凉感或压迫感,但不会造成疼痛。该检查适合乳腺组织致密的女性,可清晰显示肿块形态和血流信号,对囊肿和实性结节鉴别优势明显。

2、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需将乳房置于检查平台并加压固定,压迫过程可能产生短暂紧绷感或不适,但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0秒。该检查能有效检出微小钙化灶,是40岁以上女性筛查金标准,建议避开月经前一周乳房敏感期进行检查。

3、乳腺磁共振成像

乳腺磁共振成像需俯卧在检查床上,乳房自然悬垂于专用线圈中,全程无压迫操作。检查中需保持静止约20-30分钟,部分人群可能因幽闭恐惧症感到不适,但无直接疼痛刺激。该检查对多灶性病变和植入假体者评估价值较高。

4、乳腺触诊

乳腺触诊由医生通过手法检查乳房和腋窝淋巴结,正常触压力度不会引发疼痛,但若存在乳腺增生或炎症时可能有轻度触痛。该检查能发现异常硬结和皮肤改变,建议在月经结束后3-5天进行以提高准确性。

5、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进针时可能有短暂刺痛感,麻醉起效后仅能感知操作压力。细针穿刺创伤较小,空心针活检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可能出现轻微淤青。该检查是确诊乳腺癌的必要手段,病理结果可指导后续治疗。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筛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至30岁。检查前避免使用爽身粉和润肤乳,穿着分体式衣物方便检查。日常注意乳房自检,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控制动物脂肪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