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哮喘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环境控制等方式缓解。
1、遗传因素家族哮喘病史可能增加患病概率,建议定期肺功能监测,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遗传性哮喘通常表现为反复喘息,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孟鲁司特等药物控制症状。
2、过敏原暴露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可能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需保持环境清洁并使用防螨寝具。过敏性哮喘常伴鼻痒眼痒,可选用氯雷他定、氟替卡松、奥马珠单抗进行抗过敏治疗。
3、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支气管炎可能诱发气道炎症,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预防感冒。感染后哮喘易出现咳嗽胸闷,急性期可使用异丙托溴铵、泼尼松、氨茶碱缓解气道痉挛。
4、空气污染长期接触PM2.5或二手烟会损伤气道黏膜,建议配备空气净化器。污染相关哮喘多伴痰多症状,需联合噻托溴铵、丙酸倍氯米松、扎鲁司特进行抗炎治疗。
哮喘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与冷空气刺激,均衡摄入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
哮喘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前需注意停用支气管扩张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检查当天避免饱食。
1、药物调整检查前需遵医嘱停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6小时、长效制剂12-24小时,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但切勿自行停药。
2、活动限制检查前2小时避免跑步、爬楼梯等剧烈运动,防止呼吸频率改变导致数据偏差。
3、情绪管理焦虑或紧张可能引发气道痉挛,检查前可通过深呼吸放松,儿童患者建议家长提前安抚。
4、饮食控制检查前2小时避免进食过饱,穿着宽松衣物,检查时需配合技师指令完成吸气和呼气动作。
检查后适当休息,若出现轻微头晕属正常现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暂缓检查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