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4次阅读
7个月宝宝肾衰竭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病因治疗。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适用于急性肾衰竭或严重电解质紊乱的患儿。治疗需在儿童专科医院进行,由儿科肾病团队全程监护。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出血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导管护理,避免感染。
2、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清除毒素,更适合低体重婴幼儿。需手术植入腹膜透析管,每日多次更换透析液。操作相对温和但对无菌要求严格,家长需接受专业培训。常见风险包括腹膜炎、导管堵塞等,需定期评估透析充分性。营养丢失较多时需加强蛋白补充。
3、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碳酸钙颗粒调节钙磷代谢,呋塞米注射液利尿消肿。所有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合并高血压时需使用降压药,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
4、营养支持
需采用低磷、低钾、优质蛋白的专用配方奶粉,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每日记录出入水量,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生长发育迟缓时可添加肾病专用营养补充剂。母乳喂养者需调整母亲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食物,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5、病因治疗
针对先天性肾畸形、尿路梗阻等原发病采取手术矫正,遗传性肾病需基因诊断。溶血尿毒综合征需血浆置换,肾小球肾炎需免疫抑制治疗。病因不同则预后差异显著,需完善肾脏超声、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部分病例需考虑未来肾移植。
患儿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居家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心理上家长需接受专业指导,加入患儿互助组织获取支持。出现发热、呕吐、尿量骤减等情况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