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葡萄膜炎患者是否需要长期使用散瞳药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急性期通常需要短期使用,慢性或复发性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葡萄膜炎急性发作时,散瞳药是核心治疗手段之一。这类药物通过麻痹睫状肌和扩大瞳孔,可有效缓解虹膜睫状体痉挛性疼痛,防止虹膜后粘连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一般需持续使用散瞳药1-2周,直至前房炎症细胞消失。常用药物包括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等,能快速解除瞳孔括约肌痉挛,改善畏光、眼痛症状。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眼压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等反应。
对于慢性葡萄膜炎或反复发作病例,散瞳药使用周期可能延长至数月。全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病等特殊类型,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常需配合低浓度散瞳药维持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相关葡萄膜炎患者可能需间断性使用散瞳药预防粘连。儿童葡萄膜炎患者使用散瞳药时,家长需注意观察是否有颜面潮红、心率加快等全身不良反应,必要时改用短效散瞳药物。
葡萄膜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评估炎症状态,根据前房闪辉、角膜后沉着物等指标调整散瞳药使用方案。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强光刺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复发。若出现眼红加重、视力骤降或眼压升高,应立即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宝宝下睫毛倒睫可通过按摩眼睑、使用人工泪液、临时粘贴矫正、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倒睫通常由眼睑发育异常、睑缘炎、先天畸形、外伤瘢痕等原因引起。
1、按摩眼睑家长需每日用洁净手指轻柔按摩宝宝下眼睑边缘,帮助睫毛向外生长。适合轻度倒睫且无眼部感染的婴幼儿。
2、人工泪液家长需遵医嘱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缓解睫毛摩擦角膜引起的不适。可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3、临时粘贴矫正家长需用医用胶带将下睑皮肤向外下方牵拉固定,使睫毛暂时脱离角膜。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并定期更换胶带。
4、手术治疗严重倒睫伴角膜损伤需行睑内翻矫正术,可能与先天性睑板发育不良有关,表现为频繁揉眼、畏光流泪。手术方式包括缝线法、睑板楔形切除术等。
家长需定期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避免自行拔除倒睫。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