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混合痔疼痛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混合痔疼痛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混合痔疼痛通常由肛周静脉曲张血栓形成、黏膜糜烂、继发感染、排便刺激和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坐浴疗法、饮食调整、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1、血栓形成:

混合痔外痔部分静脉丛血栓形成是急性疼痛的常见原因。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局部肿胀压迫神经末梢,表现为突发性肛周硬结伴剧烈疼痛。确诊后需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配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局部消肿。血栓机化期疼痛可持续2-3周。

2、黏膜糜烂:

内痔黏膜长期脱出易受摩擦损伤,形成表浅溃疡面。粪便刺激溃疡面可引发灼痛或刀割样疼痛,排便后常见纸巾染血。康复新液湿敷可促进黏膜修复,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创面。

3、继发感染:

痔核嵌顿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继发厌氧菌感染,表现为跳痛伴肛门坠胀感,严重时出现低热。需口服甲硝唑联合高锰酸钾坐浴,脓肿形成者需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

4、排便刺激:

干硬粪便通过痔区时可机械性牵拉痔核,诱发撕裂样疼痛。此类疼痛具有排便时加重、便后缓解的特点。乳果糖口服液软化粪便配合小麦纤维素颗粒增加粪便体积,能有效减少排便刺激。

3、括约肌痉挛:

痔核炎症刺激引发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表现为持续性抽痛伴排便困难。温水坐浴可松弛肌肉,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美贝维林片解除痉挛。需注意与肛裂疼痛相鉴别。

混合痔疼痛期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2-3次,水温控制在40℃左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每日25-30克,推荐食用火龙果、燕麦麸等润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和酒精摄入。急性疼痛缓解后建议进行提肛锻炼,每日3组每组15次。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伴发热、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肛周脓肿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排便后使用智能马桶冲洗功能清洁肛周。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肥胖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对于较小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是首选方法。通过结肠镜或胃镜,医生可以直接切除息肉,创伤小、恢复快。内镜下切除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 2、手术切除:对于较大、形态复杂或疑似恶性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位置和大小。术后需密切监测,防止复发。 3、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可能增加肠息肉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息肉。 4、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肠息肉的形成。控制炎症、定期复查是预防息肉复发的关键。 5、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可能增加肠息肉的风险。建议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保持肠道健康。 肠息肉的治疗需结合息肉的大小、形态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息肉复发。定期复查肠镜,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发息肉,是预防恶变的重要措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