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6次阅读
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低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过敏反应等症状,多数属于轻微且短暂的反应。
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或压痛,通常2-3天自行消退,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缓解不适。
2、全身反应部分人群会出现38℃以下低热伴乏力,建议多饮水休息,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3、类流感症状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的表现,与疫苗激活免疫反应有关,症状持续不超过48小时。
4、过敏反应极少数人会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可能与疫苗辅料过敏有关。
接种后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过敏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
发烧38.2℃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病因治疗、补液支持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额头贴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可能引发寒战加重不适。
2、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病因治疗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流感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
4、补液支持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椰子水。
发热期间宜选择粥类、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保持每日尿量超过1000毫升,若出现抽搐、嗜睡等严重症状须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