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拉肚子是否需要做肠镜检查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腹泻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伴随血便或体重下降等症状,通常建议肠镜检查;若为短期急性腹泻且无其他异常表现,一般无须肠镜检查。
短期急性腹泻多由饮食不当、病毒感染或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水样便或稀便,每日排便3-10次,持续1-3天可自行缓解。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缓解,无须特殊检查。若腹泻伴随轻度腹痛或发热,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对症治疗。
长期慢性腹泻或伴随警报症状时需警惕器质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可能引起持续4周以上的腹泻,伴随黏液血便、里急后重;结肠息肉或肿瘤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与便潜血阳性;肠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伴有低热、盗汗。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明确诊断。对于40岁以上人群、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或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时,更应积极考虑肠镜检查。
无论是否进行肠镜检查,腹泻期间均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及乳制品摄入,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若腹泻持续不缓解或出现脱水、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