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老是拉肚子人还发胖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甲状腺功能减退、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排查病因等方式改善。
1、肠道菌群失衡
长期腹泻伴随体重增加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肠道有害菌过度繁殖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腹泻;同时部分菌群会促进能量吸收效率提升,引发肥胖。建议通过摄入含益生菌的酸奶或无糖发酵食品调节菌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缓新陈代谢,引起体重上升,同时伴随黏液性水肿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典型症状还包括怕冷、乏力。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并限制高碘食物摄入。
3、乳糖不耐受
成人型乳糖酶缺乏症患者摄入乳制品后会出现腹胀腹泻,但部分人群因代偿性增加高热量食物摄入导致肥胖。建议改用无乳糖牛奶,或配合乳糖酶片食用乳制品。可进行氢呼气试验确诊,日常注意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
4、肠易激综合征
压力或食物敏感诱发的肠功能紊乱常表现为腹泻型IBS,部分患者因肠道吸收功能亢进或应激性暴食引发肥胖。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腹泻严重时短期服用蒙脱石散。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改善症状。
5、药物副作用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降糖药可能引起腹泻,而胰岛素治疗会导致脂肪堆积。抗抑郁药米氮平也可能同时引发食欲亢进和消化道反应。需由医生评估是否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
建议记录每日排便情况与饮食内容,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刺激肠道。腹泻期间选择低渣饮食如米粥、面条,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血便需完善肠镜等检查。体重异常增加需排查内分泌代谢疾病,同时保持适度运动帮助调节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