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内痔便血一个多月了怎么办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内痔便血一个多月了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内痔便血一个多月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方式治疗。内痔便血通常由便秘、久坐久站、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炎症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摩擦刺激。建议每日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酒,以免加重直肠黏膜充血。

2、温水坐浴

每日2-3次温水坐浴能促进肛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坐浴后可外涂痔疮膏。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代替用力擦拭。

3、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地奥司明片等药物。复方角菜酸酯栓能保护直肠黏膜并减轻炎症;马应龙痔疮膏含麝香等成分可消肿止痛;地奥司明片可改善静脉张力。需注意孕妇禁用含麝香药物。

4、硬化剂注射

对于反复出血的内痔,可采用聚桂醇注射液等硬化剂治疗。医生会将药物注射至痔核基底部,使血管纤维化萎缩。该操作创伤小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肛门坠胀感,需配合高纤维饮食预防便秘。

5、胶圈套扎

通过器械将特制胶圈套扎在痔核根部,阻断血流后使痔核坏死脱落。适用于II-III度内痔,操作时间短且恢复快。术后1-2周可能出现轻微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复诊。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久站超过1小时,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若便血呈鲜红色且量多,或伴随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消化道疾病。长期便血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必要时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直肠炎肚子一直隐隐作痛怎么办

直肠炎肚子一直隐隐作痛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缓解、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直肠炎通常由感染、免疫异常、饮食刺激、肠道菌群失衡、放射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油腻或高纤维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蒸蛋等。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适量补充水分,有助于减轻肠道刺激。若存在乳糖不耐受,需避免乳制品。

2、热敷缓解

用40℃左右温水袋敷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慎用。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直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免疫异常可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调节;疼痛明显时可短期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加重等不良反应。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直肠炎多属湿热下注或脾虚湿困,可选用葛根芩连丸清热化湿,或参苓白术散健脾止泻。针灸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5、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肠穿孔、大出血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行直肠部分切除术或造瘘术。术前需完善肠镜、CT等评估病变范围,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及伤口护理。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压迫腹部,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记录排便情况及疼痛变化,若出现发热、便血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定期肠镜随访,排除癌变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