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痔疮

痔疮流了好多血怎么办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痔疮流了好多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原庆
原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痔疮出血可通过止血、药物治疗、调整饮食、改善排便习惯、就医手术等方式治疗。痔疮出血通常由便秘、久坐、饮食不当、静脉压力增加、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
1、止血:痔疮出血时,可采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直接按压出血部位,保持10-15分钟。避免用力擦拭,以免加重出血。出血停止后,可用温水清洗局部,保持清洁。
2、药物治疗:痔疮出血可使用外用药物如马应龙痔疮膏、肛泰软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具有消炎、止血、镇痛作用。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可改善静脉循环,减少出血。
3、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以免加重痔疮症状。
4、改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排便,避免用力排便。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柔软的卫生纸,避免摩擦刺激。
5、就医手术:若痔疮出血严重或反复发作,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硬化剂注射、橡皮圈套扎、痔切除术等手术,以彻底解决痔疮问题。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痔疮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喝水,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活动,减轻肛门压力。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便秘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什么是肠道憩室病

肠道憩室病是指肠道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状结构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结肠,可分为憩室病和憩室炎两种状态。憩室病通常无症状,憩室炎则伴随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发病与低纤维饮食、年龄增长、肠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

1、憩室形成机制

肠道憩室多因肠壁肌肉层薄弱处受肠腔内压力影响向外膨出。结肠带之间的血管穿透点常为薄弱区域,长期低纤维饮食导致粪便干燥、排便用力会增加肠内压。肠壁神经肌肉调节异常也可能参与憩室形成过程。

2、典型症状表现

单纯憩室病多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偶有左下腹隐痛或腹胀。憩室炎发作时表现为持续性左下腹痛、压痛伴发热,可能伴随排便习惯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憩室穿孔导致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剧痛、板状腹等急腹症体征。

3、常见并发症

憩室出血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血便,出血量可能较大。憩室周围脓肿形成时可在腹部触及包块,伴有持续高热。反复炎症可能导致肠腔狭窄出现梗阻症状,瘘管形成可造成肠膀胱瘘或肠阴道瘘等异常通道。

4、诊断检查方法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憩室开口及黏膜状态,急性期禁做以免穿孔。CT扫描能清晰显示憩室壁增厚、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及脓肿形成。腹部超声有助于评估并发症,X线钡剂灌肠现已少用,仅在缓解期考虑。

5、治疗管理原则

无症状憩室病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轻度憩室炎需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复杂病例需静脉用药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脓肿形成时需经皮引流。反复发作或穿孔者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预防憩室病进展需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食用燕麦、奇亚籽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急性期应暂时采用低渣饮食,恢复期逐步增加纤维摄入。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应及时就医评估。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