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有点头晕头疼是脑震荡吗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有点头晕头疼是脑震荡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头晕头疼不一定是脑震荡,可能与睡眠不足、血压异常、颈椎病、偏头痛或贫血等因素有关。脑震荡通常伴随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典型症状,需结合外伤史综合判断。

睡眠不足或疲劳导致的头晕头疼通常表现为头部昏沉、注意力不集中,休息后可缓解。血压异常时可能伴随头胀、视物模糊,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发类似症状。颈椎病患者因椎动脉受压,转头时易出现眩晕,常伴颈肩僵硬。偏头痛多为单侧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畏光、畏声。贫血引发的头晕多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

脑震荡需满足头部外伤史,且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或记忆缺损,可能伴随持续呕吐、步态不稳。若受伤后仅出现轻微头晕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通常不符合脑震荡诊断标准。但头部撞击后出现嗜睡、言语混乱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查颅内损伤。

建议记录头晕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转头。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控制钠盐摄入以稳定血压。若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需进行头颅CT、颈椎X光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脊髓损伤为什么会引起发热

脊髓损伤引起发热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感染、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脊髓损伤后可能因神经传导异常导致体温调节失衡,或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引发发热。

1. 体温调节障碍

脊髓损伤后,尤其是高位颈髓损伤,可能破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传导通路。损伤平面以下皮肤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汗腺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散热能力下降。此时环境温度升高或代谢产热增加时,易出现中枢性发热,体温持续在37.5-38.5摄氏度之间,通常无感染证据。可通过物理降温如冰敷、调节室温等方式改善。

2. 泌尿系统感染

脊髓损伤患者常伴有神经源性膀胱,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或间歇导尿,尿道黏膜屏障易受破坏。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逆行感染可能引起膀胱炎或肾盂肾炎,表现为突发高热伴寒战、尿液浑浊。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

3. 呼吸道感染

颈髓损伤患者因膈肌和肋间肌麻痹,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潴留易导致坠积性肺炎。常见发热伴黄脓痰、呼吸频率增快,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可见肺野浸润影。需加强翻身拍背排痰,必要时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莫西沙星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4.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T6平面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充盈、便秘等刺激可能诱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表现为突发血压升高、面部潮红、头痛,伴体温轻度升高。需立即解除诱因如导尿、通便,可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缓解症状。长期需规律排空膀胱,避免使用紧身衣物压迫损伤平面以下区域。

5. 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后下肢肌肉泵功能丧失,血流淤滞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时,可出现高热、胸痛、咯血。D-二聚体检测和CT肺动脉造影可确诊。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后期需穿戴弹力袜预防复发。

脊髓损伤患者出现发热时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会阴清洁以减少尿路感染风险,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饮食应保证每日2000毫升水分摄入,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康复训练需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肌肉萎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3天未退,应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尿培养等检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