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脑梗死一年后还要吃药吗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死一年后还要吃药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死一年后通常需要继续服药,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基础疾病及复发风险综合评估。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多数患者在发病一年后仍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可能需联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或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改善脑侧支循环。若合并房颤等心源性栓塞因素,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也可能持续使用。药物调整必须由神经内科医生根据复查结果决定,擅自停药可能增加再梗死概率。

少数恢复良好且无高危因素的患者,经评估后可能减少药物种类或剂量,但需定期随访。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药物不耐受等特殊情况时,医生可能调整方案为替代治疗或停药观察,但需加强生活方式管理及监测。

脑梗死后患者除遵医嘱用药外,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并适度进行康复训练。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等新发症状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用药提醒机制,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软组织损伤两个月了怎么还没好

软组织损伤两个月未愈可能与损伤程度、治疗方式、日常护理等因素有关。软组织损伤通常由外伤、过度使用、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损伤程度较重

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撕裂、肌肉拉伤等,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这类损伤常伴随明显的肿胀、淤血和剧烈疼痛,需要更长时间的修复。建议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2、治疗方法不当

早期未采取正确治疗措施可能影响恢复。急性期未及时冰敷、制动,或过早进行剧烈活动都可能导致恢复延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控制炎症,配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

3、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损伤部位供血不足会延缓组织修复。长期制动、包扎过紧或存在血管病变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适度活动、热敷和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4、继发感染

开放性损伤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加重、分泌物增多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5、慢性炎症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炎症反应,导致恢复延迟。这种情况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或反复微小创伤有关。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或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炎症。

软组织损伤恢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使用患处,保持适度活动防止关节僵硬。饮食上可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复查,排除骨折、肌腱断裂等严重情况。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切忌操之过急。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