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吃多了胃难受要警惕四种病

|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吃多了胃难受要警惕四种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吃多了胃难受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四种疾病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与饮食不当或精神压力有关,胃食管反流病常伴随反酸烧心,慢性胃炎和胃溃疡则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药物刺激导致。

1、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或上腹隐痛,通常与暴饮暴食、进食过快或情绪紧张相关。发病机制涉及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日常可通过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缓解,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或复方消化酶胶囊辅助消化。

2、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反流,进食过量会加重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长期反流可能引发食管炎,伴随吞咽疼痛。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剂,或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3、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存在炎症反应,暴食后易出现上腹钝痛、恶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也会损伤胃黏膜。确诊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根治幽门螺杆菌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等抗生素联合铋剂和抑酸剂。

4、胃溃疡

胃溃疡表现为规律性餐后腹痛,严重者可出现黑便或呕血。胃酸分泌异常和黏膜防御机制失衡是重要诱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治疗需规范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溃疡面,出血性溃疡可能需内镜下止血。

日常需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每餐控制在七分饱,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餐后适度散步有助于胃肠蠕动,但避免立即平卧。若胃部不适每周发作超过两次,或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3-6岁儿童腹泻有什么表现

3-6岁儿童腹泻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随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

1、排便异常

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粪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

2、伴随症状

常见腹部阵发性绞痛,部分患儿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3、脱水表现

可能出现口渴、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轻度脱水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4、精神变化

轻度腹泻患儿精神尚可,严重腹泻可能导致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

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变化,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若出现持续呕吐、高热或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